清朝光绪年间,“義盛黄金银楼”的名号响彻京城。京城里达官贵人不惜等候半年之久,只为获得義盛黄金银楼“匠人李”亲手打造的金银器首饰。这些首饰每一件皆以纯金纯银为材料,施以熔炼、范铸、锤揲、焊接、鎏金、鏨花、掐丝、镶嵌、炸珠、收挑、点翠等技法,经过“匠人李”巧夺天工的锻造后精美绝伦,其制作上步骤繁苛,样式上丰富多彩,凡穿戴之佳人有“女子佩戴之时摇曳生姿”一说。
“匠人李”原名李实德,字义成,号李十二,豫章人也。自入宫后便任职于内务府,慈禧太后所用金银饰品皆出自其手,一些做工精致华美的黄金珠宝首饰,更是以“国礼”馈赠外国使者。光绪帝大婚,慈禧太后亲点李实德为御用尚品,操办大婚时所用黄金珠宝首饰。李实德带领102名能工巧匠昼夜赶制,纯手工镶嵌珠翠,细密点缀珠花,耗时9个月终于制成全套大婚饰品。1889年光绪帝大婚之日,隆裕皇后所佩戴之金银首饰,其华美程度让前来道贺的外国使者赞叹不已,如今在《清史笔录》中仍然有迹可循。
光绪帝大婚让李实德的名号响彻紫禁城,求其锻造金银首饰的王公贵胄络绎不绝。
他日日精工细琢黄金饰品,却苦于锻造技艺无人传承。于是李实德在风光的时候选择告老返乡,而他带走的仅仅是陪伴二十余年的一套首饰锻造工具。
1897年,回乡后的李实德开了一家名为“義盛黄金银楼”的店铺。深究“義盛”背后,名字却是大有深意:经营讲“义”、做人讲“义”,人生在世“义”字当先;同时,李实德字义成,成下有皿乃为盛,意味着实德传承技艺并带领店铺迎来盛世。“义相伴,盛乃随”,寄托李实德全部心血的“義盛黄金银楼”终于在鞭炮声中开门纳客。
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,都十分推崇義盛黄金银楼。这是因为李实德所打造的金银首饰,一珠一翠力求新颖精致,优质的鏨花工艺使得金银首饰栩栩如生,细节处理让整件首饰浑若天成,因而人们纷纷称其为“匠人李”,从此“紫禁城再无李实德,民间有了匠人李”。
可惜好景不长,频发的战争,让匠人李不得不关上義盛黄金银楼的大门。1908年,他带着全家四十余口人到浙江一带躲避转乱,从此盛极一时的義盛黄金银楼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,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
直至李实德去世,他心心念念的便是再看一眼“義盛黄金银楼”的牌匾,寄希望于子孙后代,将锻造技艺传承下去,勿要忘记这一国粹。感念李老太爷的遗愿,2014年初春,其后人重举“義盛黄金银楼”品牌大旗,传播義盛黄金百年精湛。
李氏子孙对“义盛”品质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,十分注重细节的处理,力求精致玲珑且无瑕。为了给消费者带来优质体验,义盛对黄金纯度有着高要求,使得历经28道手工工艺锻造而成的黄金饰品色泽明亮,倍显尊贵。
这一中国珠宝界历史悠久的黄金品牌,如今已经拂去了历史的尘埃,重新挂起牌匾,开门迎客,将传承百年的中华首饰锻造技艺传承下去,谱写新时代“義盛黄金银楼”的新篇章。